第(2/3)页 “贾诩,凉州智士,即便董卓不肯应,他也定能看出其中利害,为我劝说。” “如董卓仍还不应?” “那就只有最后一途:徐荣与我交善,我可请徐荣帮忙,为我转圜。” 因为荀贞的“离间之计”,徐荣已吃了苦头,虽不致因此而怨恨荀贞,可荀贞再找徐荣帮忙,估计十有八/九徐荣是不会帮的。因而,荀贞说这是“最后一途”,没有办法的办法。 “现在也只能做这些了。” 见议定了如何应荀爽灵柩归乡之事,荀彧即辞行归乡,往族中前去报丧。 荀爽名满天下,他这一病故,不能只通知族人,太远的也就算了,可颍川郡和汝南、南阳等这些邻近的郡,却还是需要遣人分别前去通报的。陈寔病故的时候,天下来吊丧的达三万余人,车数千乘,如荀爽、韩融这样披麻戴孝、执子孙礼的数以千计,荀爽的名望虽因年龄的关系,可能稍不及陈寔,没有陈寔那样的“年高德劭”,——陈寔病故时年已有八十四岁,荀爽今年才刚六十三岁,虽然如此,可如是太平之时,以荀爽之名望,来吊丧的想来至少也会在万数以上,至不济也得有几千人,可现下战乱之时,一来如司隶、冀州、荆州等这些地方可能通知不到,二来,便是通知到了,可能因为战乱阻隔之故,大部分的人也来不了。 故此,对荀氏族中来说,这回给荀爽举丧,却是不必太过大动声势。 送走了荀彧,荀贞即刻亲笔给董卓写了封信,写成,命人立即快马送走。 …… 两日后,洛阳营中,董卓收到了荀贞的信,展开观之。 看罢,董卓把信提起,掂着一角,在手里抖动,顾对左右说道:“二袁不敢战,酸枣兵散,唯荀、孙小戆,与我作对。今荀爽故去,荀贞小儿却竟还敢对我指手画脚,叫我送灵柩给他!” 座中李儒问道:“相国是不肯给他了?” “除非他低头认输,否则只是妄想。” 贾诩拈须不语。 董卓看到了贾诩的举止,问道:“文和,怎么?莫非你有异见?” “荀侯的书信,在下可否一观?” “有何不可!” 第(2/3)页